我國食品加工業起步較晚,高新技術在食品工業和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方面尚未得到有效的推廣和應用.為提升我國農業深加工技術裝備的創新,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國家中長期2006-2020年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決定中對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提出: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業產業化水平和農業綜合效益的全面提高.要重點發展農產品的精深加工,開發農產品加工先進技術裝備,發展以健康食品為主導的農產品加工業,拓展農民增收空間.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可用于食品加工的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然而不少富含營養的植物莖稈和果實因加工技術手段的限制而難于直接食用并被人體消化,造成可食性低的結果.提高可食性生物的利用率是開發精深加工技術的目的所在.超微粉碎是有效解決植物細胞破壁,改善食用口感和增加人體消化吸收的關鍵技術.
在保健食品方面超微粉碎技術的意義更為突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尋求新的保健型營養食品是一大趨勢.由于我國缺少先進的超微粉碎加工技術,大量的農副產品不能被精深加工利用,造成了可食性資源的浪費.諸如小麥麩皮、燕麥皮、玉米皮、米糠、豆渣等主要用于飼料,沒有被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國內外營養學家專家一致認為麩皮和米糠是含膳食纖維很高的"保健食品".其纖維含量高達43.9%、蛋白質為17.6%、脂肪為8.3%.食用這些食品將有利于人體新陳代謝,并對防止便秘、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等具有明顯效果.在國外,用麩皮開發的纖維保健食品已成為國際市場的搶手貨,頗受消費者歡迎.
由于我國食品加工業起步較晚,新技術在食品工業和農副產品的深度加工尚未得到有效的推廣和應用,因此,食品超微粉碎新技術在我國才剛剛起步.但是,隨著中國食品工業逐漸走向國際化,食品超微粉碎技術將成為今后亟待發展的科學技術之一,它將為我國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帶來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