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小品《不差錢》中那句經典臺詞: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沒了,錢還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疾病呈現低齡化,
很多青壯年遭遇突發疾病、甚至猝死,
這使人們逐漸意識到
↓↓↓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這是今后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是建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也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工作。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印發,
到2030年,
建立起體系完整、結構優化的健康產業體系,
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
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16萬億元!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
實現國民健康長壽,
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
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據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有望于近期正式印發。《綱要》確定了我國今后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提出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明確要建設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
目前,貴州等5省已啟動遠程醫療政策試點,11省與國家基層平臺實現互聯互通,16省的人口信息健康平臺已經建立,擬于2017年基本實現省平臺建設和聯通的全覆蓋,并加快建設國家平臺。努力實現健康醫療業務數據在平臺辦理,政策決策依托平臺支撐。
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該戰略的提出不僅帶動藥品與醫療器械生產研發企業、醫療服務業、健康保險業、養老產業及互聯網醫療等行業的興起,也在涉及環保、食品安全等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孕育新的市場機會。
有機構預計,“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健康醫療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量級。招商證券等券商研報指出,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我國確定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一方面,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將進一步滿足我國人民不斷增長的衛生健康服務需求;另一方面,作為重要的產業,生物醫藥領域和化工等基礎制造業部門息息相關,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對促進上下游產業、帶動化工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也有著巨大促進作用。
國家都已經開始越來越關注國民健康發展了,
你還在漠視自己的健康嗎?
你還在漠視如此有健康前景的事業平臺嗎?